統(tǒng)的家具制造工藝是將家具手工做好后,進行一系列的打磨砂光,最后實行整體噴刷。這種傳統(tǒng)的家具制造工藝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家具的生產需求,為實現柔性化生產,漆后組裝工藝應運而生。那么什么是漆后組裝工藝呢?
漆后組裝是采用部件標準化的方式,將木材銑型、打磨、涂飾后,在各實木部件上貼碼,最后進行拼裝的一種家具制造工藝?,F在實木家具工藝僅僅停留在使用數控設備達到單體部件噴漆后組裝的水平,還不能完全實現全自動化大批量生產。
漆后組裝工藝:三化融合
1:部件標準化
比如要加工一個木門,部件標準化就是采用拆裝的方式,加工好各部分零件并涂好油漆,最后進行組裝,而傳統(tǒng)的加工工藝是組裝好木門后,在進行一系列的打光砂磨,最后噴漆等工序。
這樣沒辦法在板材上做標記,零部件一多就會混亂 ,所以實行部件標準化,為信息化管理打好基礎,把邊框實現無人化生產,徹底解決油漆待干問題,實現柔性化生產。
把芯板實現無人化生產,就是一張板材放進去,一次性完成優(yōu)化排版、銑型、砂光、底著色、UV噴漆、光固化、底漆砂光、切割、條碼打印等幾十道工序,可防止木材變形,做到不能返工、實現完全的無人化生產。
2:產品模塊化
每個工廠,客戶要求的不同,刀具模型都不一樣,但是大致差不多,每一把刀就做一把,不僅提高了成本,還浪費時間,沒辦法做到標準化,那該如何處理呢?
我們可以統(tǒng)一線條的形狀,就可以統(tǒng)一刀具的的形狀,刀具模型統(tǒng)一了,就可以標準化批量生產。
比如,確定三款型(固定三款最新線型并建立標準),三款色(深色、淺色、本色),兩種料,這樣模塊之間可以互換,組合成18種產品。:
3:管理信息化
軟件優(yōu)化材料、訂單需要進度追溯、出貨需要信息化管理出錯率、品牌需要防偽標示等等的這些都需要信息化管理。管理信息化是最關鍵的一部分,整木定制要做大做強,必須得信息化管理。
現在市場上的整木定制還處于初級階段,相對落后,加工出的產品有一半都在返工。比如我們在加工木門時,不知道木材的哪一個廠家哪一個門板的哪一個部件,訂單少了還能勉強應對,一旦訂單變多,就會發(fā)生各種混亂。
如果我們在下料時就可以標注好這些信息,那么所有的木材都可以進行信息化管理,整個加工流程便可以盡收眼底。
可是在下料時標注,實木經過四面刨、打磨、噴漆等工序,這些標注還會存在嗎?那怎么辦?只有漆后組裝工藝才能真正的讓實木家具運營運用信息化管理。